2017年12月30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室、佛教研究室在北京共同主办了以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特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业务办公室主任李德成研究员主讲,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赵文洪研究员、学部委员魏道儒研究员、佛教研究室主任纪华传研究员及部分本所科研骨干出席了会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室主任曾传辉研究员主持会议,佛教研究室尕藏加研究员进行了评议。
李德成研究员指出,佛教传入中国从源头上讲就与中原王朝直接相关,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佛经、高僧和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到达拉萨以后,组织僧人译经,修建了大小昭寺,成为藏传佛教的圣殿。公元9世纪中叶,汉僧摩诃衍奉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命赴藏,影响很大,后因在与印度僧人的辩论中败北,退出西藏,但内地禅宗顿悟法门并未随之消失,已深深地渗透到藏传佛教之中,成为宁玛派、噶举派、觉囊派大圆满法、大手印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至今。藏传佛教前弘期因朗达玛灭佛而中断,标志着佛教在藏地第一次本土化失败。100多年后,佛教重新从上下两路传入卫藏,到10世纪末以后逐步形成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觉囊派、格鲁派等教派,标志着佛教在藏区实现了地方化、民族化,形成其他各部派佛教不具有的特征:佛经和法事以藏语言表达;学修体系显密结合,而密法修行在内地没有形成体系,四部密法中无上瑜伽密法是各派佛教中独一无二的修法;教义上藏传佛教是清一色中观学;活佛转世制度成为独特的传承制度。
藏传佛教地方化、民族化为中国化打下了基础,并不等于中国化。藏传佛教除了从源头上深受汉传佛教影响之外,内地历史上崇拜的一些英雄人物也为藏传佛教所崇拜,如关公成为大护法,玄奘成为智慧的象征,布袋和尚成为第18位罗汉,岳飞被藏地寺院供奉,明朝驻藏官员刘琦成为藏地寺院的财神,这些都是皇权思想影响的结果。藏地高僧与中央王朝的联系从八思巴开始,元、明、清三代未曾中断,到清代形成了北京、五台山和承德等藏传佛教“三圣地”,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这些因素都为藏传佛教坚持中国化方向铺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藏传佛教政教合一制度、农奴制的影响至今没有肃清,特别严峻的是与分裂势力瓜葛相连,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任重而道远。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必须全面贯彻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以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培养、组织建设、文化建设为主要途径。
尕藏加在评议中指出,格鲁派以后藏传佛教再无宗派产生,标志着藏传佛教本土化的成熟。魏道儒在回应中指出,汉藏佛教中国化的道路差别很大,藏传佛教中国化内容有两个变化为汉传佛教所无:一是政教合一制度,汉传佛教方外之士的主张自南北朝以后就没有了;二是汉传佛教信仰次第很不同,主张依法不依人,而藏传佛教信仰以根本上师为首,其次为本尊,然后才是佛。这些内容都是坚持中国化方向过程中必须应对的问题。(巴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