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引导科学放生、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作者: 来源:转载《中国渔业报》 日期:2025/3/7 9:51:06 人气:79 标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建议: 引导民间科学放生,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慈悲护生,科学放生。请大家和我一起参与长江有鱼公益行动,放流濒危保护鱼类,为长江大保护出一份力,献出一份智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呼吁公众

图片1.png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大和尚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赴京,大家将再次就自己关注的领域提出宝贵的建议。圣辉大和尚告诉记者,今年他带来的是关于规范引导民间放生活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当前,很多人都选择将鱼类作为放生的对象,科学规范的放生可以补充自然水域的鱼类资源,保持生物种群的多样性,特别是加大濒危物种放生力度,更有助于其种群数量的恢复和保护。

但由于生态意识缺乏,近年来大量非本土鱼类和种质不纯的鱼类被放入自然水域,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发展和公共卫生构成威胁。例如,鳄雀鳝、非洲鲶鱼、清道夫等外来入侵物种的放生事件频发,因而放生也被认为是生物入侵最重要的人为途径之一。此外,在市场随意购买一些体质较差的鱼放生,容易不适应野外环境,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大和尚表示,以长江为例,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在长江十年禁渔相关政策措施的推动下,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长江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然而长江流域一些非法放生活动已严重影响本土物种的生存,例如放生外来物种、放生的鱼类不适宜自然水域、放生数量没有科学的规划、放生物种来源复杂增加疾病传播风险、放生地点、时机不当等。

作为“长江有鱼”项目的推进者和宗教界的全国人大代表,圣辉大和尚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法律规范,明确规定放生活动的合法范围,包括哪些物种可以放生、放生的数量上限、放生地点的选择等。建立监管机制引导规范放生,要求民间团体组织开展放生活动前,需做好放生档案记录工作,并向渔政等审批部门提交放生计划,包括物种清单、来源、数量、放生地点和时间等信息。建立公益放流站,加强公众科普教育。由公益组织和主管部门等多方共建公益放流站,引导社会公众在指定的公益放流站进行放生活动,既可以有效地得到监管,同时公益放流站又可以为放流对接更加适宜本地的鱼种和放生数量等计划。

圣辉大和尚表示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濒危和土著鱼类放生。引导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珍稀濒危及土著鱼类放生活动,将民间保护生态的热情转化为积极的、科学的保护行动,积少成多,用民间的力量帮助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从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本文网址:http://shishuangsi.cn/show.asp?id=1012
下一篇:没有资料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