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基础

依何为师 以何而住

作者: 来源:原创 日期:2018/8/20 21:57:29 人气:128 标签:

     

微信图片_201808202219421.jpg

    佛陀涅槃时,众弟子公推阿难陀请益佛陀四个问题

    1、佛陀在世时,我们依佛为师,佛陀涅槃后,依何为师?  

    2、佛陀在世时,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后,以何而住?

    3、佛陀在世时,恶性比丘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后,云何共住,而得示教?   

    4、佛陀在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后,一切经初,安何等语?

    佛陀回答:

    1、我涅槃后,应依戒律为师。

    2、我涅槃后,应依四念处安住。

    3、我涅槃后,恶性比丘,应默摈置之。

    4、我涅槃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与诸四众而说是经。

    一、应依戒律为师

    佛入涅槃后,我们以戒(波罗提木叉)为师。以“戒”,止恶防非。勿,以假为真、以真为假,以非为是、以是为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利益人类,贡献于社会。

    二、应依四念处安住

    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处即是身、受、心、法。

    观身不净,身念处;

    观受是苦,受念处;

    观心无常,心念处;

    观法无我,法念处;

    即,用四种方法观察而破除四种颠倒,故称为四念处观。

    众生之所以有种种忧愁,有各种贪、瞋、痴,就是执著常、乐、我、净。

    净:执著身心是干净的;

    乐:执著世间有快乐;

    常:执著内心的恒常不变;

    我:执著万物有自主自在的心性;

    四念处,即在身、受、心、法这四个处所,以不净、苦、无常、无我四正念,生起智慧的观察以达到破除我们执著的净、乐、常、我四个颠倒。

    三、默摈置之

   “默”,是沉默,不说也;“摈”,是排斥,隔离、摈弃也;“默摈”,亦即“沉默的排斥”。义即,与其共同住在一起,让他们受到正法的教化,逐渐自调其心,舍去恶习;以智慧说十二因缘法,让其知无明憎爱业林,弥满三界,遍流六道,大苦根本;至其深心自悔后,依此清净正法修行,期证圣果。

    这也是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种方法,个人和团体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只有自我意识,而无团队意识,很容易造成冲突和悲哀。现代人最大的需要和迫切的问题,是在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要依靠正确的教育来获得改善。

    《佛说遗教经》中云:“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

    “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

    “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坠于坑陷。如被劫贼。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

    “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其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大般涅槃经》中云:“吾涅槃后汝当精勤。以善教诫我诸眷属。授与妙法深心诲诱。勿得调戏放逸散心。入诸境界受行邪法。”、“身业清净常生妙土。口业清净离诸过恶”、“深思行业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涅槃时至示教如是”。


本文网址:http://shishuangsi.cn/show.asp?id=780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