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基础

大势至菩萨之念佛圆通

作者: 来源: 日期:2018/8/21 21:25:00 人气:954 标签:

 

7965_P_13667691512431.jpg

 农历七月十三日,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 

 大势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胁侍,世称“西方三圣”。观音菩萨代表“慈悲”,大势至菩萨代表“喜舍”。据《观无量寿经》载,其天冠中有五百宝花,一一宝花又有五百宝台,每一宝台皆现十方诸佛之净妙国土相;顶上之肉髻如钵头摩花,肉髻中安置一宝瓶;其余身相则与观世音菩萨相像。

 大势至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众生离三途,得无上力;又彼行时,十方世界一切地皆震动,故称“大势至”。“大势至”者,又名“得大势”、“无边光”,其立名有四:

 一、以愿力因地自利而得名

 《悲华经》[北凉(397年-439年,十六国之一)中天竺沙门 昙无谶(法护)译,收于《乾隆大藏经》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138部,十卷六品]卷三,宝藏佛曰:“善男子,由汝愿取大世界故,因字汝为得大势”。

 二、因果地利他而得名

 《观无量寿经》曰:“此菩萨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

微信图片_20180828215640.jpg

  三、以威力折服众生而立名

    《观无量寿经》曰:“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又曰:“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思益经》(姚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又名《思益梵天问经》、《思益义经》,略称《思益经》,叙述佛为网明菩萨及思益梵天等诸菩萨,说诸法空寂之理)曰:“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 

   四、以慈悲摄受众生而立名

    《观无量寿经》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出自《大佛顶首楞严经》[外文名Śūraṃgama sūtra,收《大正藏》第442部第47册•十卷,唐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卷五。楞严会上“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吾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后,由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的提倡,成为中国净土宗“五经一论”中的一品经。

c79bf75ejw8eudlu0u2m0j20yi0yk12h.jpg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唐 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印光法师

 欲摄妄念。第一,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则妄想自渐渐消灭矣。即默念,也要听。以心一起念,即有声。自己的耳,听自己心里的声,仍然明明了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注重在听。

 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听,即耳根。心念、口念、耳听,此三根一摄,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闻别的气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自无污杂妄念,故名净念。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故名“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则得念佛三昧。此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别名。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

4.jpg

 印光大师慈诲念佛之注意事项

  1、于未得一心前,断断不萌见佛之念

  念佛欲得一心,必须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谓我真实修行之名。念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能如是,则妄念无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又须善于用心,勿致过为执著,或致身心不安,或致起诸魔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依此而行,决无歧误。

  ……于未得一心前,断断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欲见即可顿见。不见亦了无所碍。倘急欲见佛,心念纷飞。欲见佛之念,固结胸襟,便成修行大病。久之,则多生怨家,乘此躁妄情想,现作佛身,企报宿怨。自己心无正见,全体是魔气分,一见便生欢喜。从兹魔入心腑,着魔发狂。虽有活佛,亦末如之何矣。但能一心,何须预计见佛与否。一心之后,自知臧否。不见固能工夫上进,即见更加息心专修。断无误会之咎,唯有胜进之益。世间不明理人,稍有修持,便怀越分期望。譬如磨镜,尘垢若尽,决定光明呈露,照天照地。若不致力于磨,而但望发光。全体垢秽,若有光生,乃属妖光,非镜光也。光恐汝不善用心,或致自失善利,退人信心,是以补书所以耳。

  2、于未一之前,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

  于关中用功,当以专精不二为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议感通。于未一之前,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后,定有感通,感通则心更精一。所谓明镜当台,遇形斯映,纭纭自彼,与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是修道第一大障。况以躁妄格外企望,或致起诸魔事,破坏净心。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2.jpg

  3、只求心归于一,不必定求瑞相

  汝已持名,而心不归一,以业障深故。念时,要心存敬畏,念起于心,声出于口,音入于耳。要使句句听清楚,从朝至暮,无用心事,则常念。大声,小声,心中默念,都要听。以心一起念,便有声相。自己之耳,听自己心里之声,乃极明了事。……除早晚功课外,行,住,坐,卧都要念。只求心归于一,不必定求瑞相。以心若归一,自与心浮散时不同。若不以心归一为事,常想见瑞相,或起魔事,不可不知。至诚恳切听,决不至起魔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念佛最妙之法。

  4、以信,愿,净念为事

  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不自量,或致著魔。须知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若能都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祈注意。但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则业消智朗,心地开通。何愁不解经义乎哉。 


大势至菩萨心咒

嗡 巴杂 嘿 嗡巴杂 詹杂摩诃噜呵呐吽嘿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三称)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本文网址:http://shishuangsi.cn/show.asp?id=781
分享按钮